9月30日,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所屬文沖修造舉行“中山大學極地”號極地破冰多用途船命名儀式。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,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山大學校長高松,廣州市南沙區委副書記、區長吳揚,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吳世文,自然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雷勇,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長林強,自然資源部南海局保障中心主任李瑞山,廣船國際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陳忠前,廣船國際黨委副書記、文沖修造黨委書記張慶環,廣船國際副總經理周旭輝,廣船國際副總經理、文沖修造總經理謝俊鵬出席儀式并見證命名。
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,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山大學校長高松一起為該船點睛,廣船國際董事長陳忠前、黨委副書記張慶環陪同見證。
高松為“中山大學極地”號正式命名,希望她“承擔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重擔,承托起人類極地海洋的求索夢想!破冰遠航、天空海闊,順遂平安!”
命名儀式后,陳春聲、高松一行在“中山大學極地”號上聽取了中山大學科學研究院院長、極地研究中心主任程曉的匯報。陳春聲來到“中山大學極地”號駕駛艙內,拉響汽笛,祝愿她在未來的航行里一切順利!
“中山大學極地”號由民營企業家張昕宇、梁紅夫婦捐贈給中山大學,用于支持中山大學開展極地研究工作。該船由加拿大海軍設計院設計,是目前世界上破冰級別最高的破冰船之一;曾常年在北極冰區服役,并在北極波弗特海、鄂霍次克海等地區工作10多年,用于極地補給救援、海洋石油勘探等工作。2022年4月到文沖修造修理改造。
俄羅斯船級社簽發的《測厚報告》表明,該船整體狀況良好,設計破冰能力加拿大CAC4,等效PC3,理論上具備100天無補給運行的自持能力。為了更好地將該船服務于海洋和極地相關工作,中山大學投入近億元改造該船,為其配備先進的探測裝備,目前該船已具備走航氣象數據采集、走航地球重磁場探測、表層海水采集及現場分析、水下500米海洋剖面觀測、深海6000米海水取樣分析等能力。
改造期間,為齊心克服技術設計復雜、原船圖紙缺少、設備老舊備件不齊、施工難度大協調幅度大等困難,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聯合文沖修造、廣船國際??圃簠⑴c本項目的所有黨員成立了“中山大學極地”號修理改造項目臨時黨支部,攻堅克難,將設計出圖工作搬到生產一線,切實推進項目進展,確保改造工程順利完工。
“中山大學極地”號的建設使用,是繼“中山大學”號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投入使用后,中山大學在推進極地領域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上的又一“大手筆”,將推動中山大學形成覆蓋深海-極地全域的大洋科考能力,也是文沖修造在科考船改造方面的又一重大改造項目?!爸猩酱髮W極地”號極地破冰多用途船的啟用,將為我國科學家進入極地開展工作提供更多助力。